数据恢复需注意:数据不可恢复到原盘
数据丢失后,有两种常见方法可以恢复数据:
1、利用数据恢复软件。
2、线下人工恢复。
由于数据恢复软件越发普及,操作也相对简单,并且能处理大部分常见的数据丢失情况,如误删除恢复、格式化恢复、分区删除恢复等等,所以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数据恢复软件来恢复数据。
但是,在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时,有一个重点大家需要注意,那就是:
数据不可恢复到原盘。

这里说的“原盘”,是指数据丢失的磁盘。
举个例子:电脑D盘删除数据后,在数据恢复时,D盘就是原盘。
为什么数据不可恢复到原盘?在这里,我们要讲下数据覆盖。
数据被覆盖是指在计算机中,因粘贴使原有数据被现有数据所占有,就称被覆盖,原有数据在覆盖后会消失。
当我们存储一个文件时,操作系统首先在一个记录所有空间使用情况的表格中,找到足够容纳新文件的空间,然后把文件内容写到相对应的硬盘扇区上,最后在表格中标出该空间被占用了。当要删除一个文件时,一般并不对实际文件所占用的扇区进行操作,而仅仅是在该表格中指明那些空间是空白的,可以分配给别的文件使用。
这时,被删除的文件的实际内容并没有受到破坏,可以恢复回来。但删除文件后,又重新创建了文件,那么被删除文件所占用的扇区就有可能被新创建的文件所使用,这时就无法恢复原来被删除的文件了。
一些用户可能会产生下面这些常见误区:
1、丢失的数据原本就在这个盘,那数据恢复后,把数据放回原盘,就不会占用丢失数据的位置,不会造成覆盖。
2、恢复出来的数据打不开,可能是因为放错了磁盘,导致文件目录结构和路径和以前不一样,应该把数据恢复到原盘中查看。
3、磁盘空间很大,丢失的数据内存很小,恢复到原盘只占用一点小空间,根本不会造成覆盖。
以上这几种说法都是错误的,原因是:
1、数据丢失后,只要往磁盘里写入了新数据,就会造成覆盖,这和数据原本是否保存在这个磁盘无关。
2、覆盖具有随机性,并且在不同格式的文件中体现不一样。比如文档被覆盖,可能会出现文档内容乱码、文档只显示一半的情况;视频被覆盖,哪怕只覆盖一点点,也会造成整个视频恢复后打不开、黑屏。

数据恢复时正确的做法:
把数据恢复到备用盘中查看,确认数据无损,可正常使用,在不需要数据恢复的前提下,根据自身使用习惯,可选择把数据粘贴回原盘。
希望大家看到这里,能在数据恢复时,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。
若还有数据恢复的相关疑问,可咨询迷你兔官方客服QQ:1637095319